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发展历程
营销网络
业务领域
进口业务
出口业务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合作伙伴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中文
EN
了解企业最新动态,关注行业信息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23亿美元
截至2020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23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06亿美元,升幅0.3%。
09
2020
/
07
一图看懂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
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12.91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3.22万亿元,增加24.6%。按美元计价,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17万亿美元,增长0.6%。其中,出口2.31万亿美元,增长2.5%;进口1.86万亿美元,下降1.6%;贸易顺差4599.2亿美元,增加23%。
12
数字人民币试点步伐提速
随着央行法定数字人民币(DCEP)试点步伐提速,越来越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
15
外储重回3.2万亿美元大关 创2016年5月以来新高
2020年我国外汇储备实现了增长1086亿美元的“好成绩”。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65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380亿美元,升幅为1.2%。 外汇储备重新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创2016年5月以来新高。推动去年12月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依然是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综合因素,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解读称,2020年12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市场交易理性有序。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影响,美元指数下跌,非美元货币及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均有上涨。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增加,加上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从主要汇率变动看,12月美元汇率指数下跌2.1%收于89.9,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整体上涨;从资产价格变动上看,主要国家资产价格整体上涨。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效应,外汇储备形成估值增加。 同时,真实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对12月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亦形成贡献。温彬称,海外主要经济体整体呈现复苏态势,海外经济景气的回升,有助于带动外需增加,对我国出口形成利好。资本市场整体向好,跨境资金呈流入态势。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规模形成贡献。 展望未来外汇储备形势,主流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将继续保持稳定。王春英表示,展望未来,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冲击导致的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国际金融市场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外汇市场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均衡运行,外汇储备规模也将总体稳定。 温彬也表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一方面,我国经济复苏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宏观调控、外汇管理等政策审时度势,2020年以来通过淡出使用“逆周期调节因子”,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引导市场预期,促进人民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双向波动,维护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与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提供保障。 1月7日,央行、国家外汇局发布消息称,决定将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下调至1。这是继去年12月将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后,再将企业该参数下调。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此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下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属于逆周期调节,同时也属于应对疫情的临时性政策退出。人民币汇率已经持续升值数月,通过宏观审慎系数逆周期调节,释放信号,促成市场预期分化,促进外汇收支平衡。
08
2021
01
贸易投资:人民币的新机遇来了
最近半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给外贸企业带来汇率成本压力。顺势而为,人民币结算作为降低企业汇率风险的根本之策正在加速推进。自2月4日起,由人民银行、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将正式实施,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 人民币结算加速推进 2020年,人民币汇率一路走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1月15日介绍,202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比上年末升值6.9%,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升值约4%。 “人民币持续升值,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费飙升,不断蚕食着外贸企业的利润。”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外销部副总经理施敏雪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面对这一形势,国家及地方层面引导人民币结算的步伐在加速。 截至2020年年末,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4.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2%,占本外币的比例达40.1%……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1月14日发布的广东2020年经济金融数据。广州分行已将跨境人民币更高水平便利化试点由自贸试验区拓展到大湾区,截至2020年末已有563家广东不含深圳企业纳入名单。2020年,人民币成为广东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并超越美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作为外贸大省,人民币成为广东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意义重大。从全国来看,自2011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以来,人民币跨境结算就驶上了快车道,这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带来利好。 尤其是今年,人民币跨境结算在快车道上再次“提速”1月4日,《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发布;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上限相应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当下,便利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政策能有力推动跨境人民币在更多场景中使用。外贸企业迎来了推广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有利时机,这将进一步增强外国客户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9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意味着人民币跨境使用逆势持续快速增长,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在主要国际支付货币中排第5位,市场份额为1.76%。 除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中国当前推动人民币结算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全球对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持有的意愿在持续上升。中国银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离岸人民币指数(ORI)显示,得益于相对稳定的汇率表现、相对具有吸引力的资产收益和相对稳定的资本市场,境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向进一步提升。2020年一季度末,多数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境外央行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官方储备资产的规模折合221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新业态受关注 细览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亮点颇多,其中就包括支持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迅猛。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31.1%,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相关企业通过人民币结算降低汇兑成本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新光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林智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跨境零售平台主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卡收款,然后进行结汇和中国国内收款服务。新的政策有利于跨境电商平台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 与此同时,林智勇直言,目前跨境人民币支付主要满足大宗贸易等需要,随着新业态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的人民币结算应受到更多重视。当前,跨境电商平台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主要难点在于用人民币定价难和国外支付公司尚未大量使用人民币结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推出一揽子跨境人民币支付解决方案,比如在国外积极推广中国的支付工具,同时鼓励国外支付平台开通跨境人民币支付功能。
20
2020年统计公报出炉:我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1万美元
2月28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外发布。公报指出,2020年,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在公报发布当天,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撰文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经过五年的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较好实现。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人均GDP约为10504美元 2020年1月,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宣布,按平均汇率折算,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0276美元。这是我国人均GDP历史上首次突破1万美元。而在过去的2020年,中国经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重挑战,最终逆势实现全年正增长,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继续保持正增长状态,为人均GDP继续上升,并持续处于10000美元以上位置提供了基本条件。 2020年统计公报指出,预计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长2.0%。此外,公报还介绍,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8974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0.02%。经简单计算可以得出,202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0504美元,在2019年10276美元的基础上有了小幅提升。 盛来运总结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量达到6.5万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多1.0万亿元。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三五”时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2045元,比“十二五”时期多增156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年均减贫1115万人。重大发展战略稳步实施,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扎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工业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 公报显示,去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2.6%、2.1%。 工业方面,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3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7%。 此外,数据还显示,2020年工业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一、二、三、四季度分别为67.3%、74.4%、76.7%、78.0%。 生猪存栏比上年末增31% 居民收入消费方面,盛来运指出,2020年,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不过,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持续提高。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上年大幅提高4.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2020年我国猪肉产量4113万吨,下降3.3%;牛肉产量672万吨,增长0.8%;羊肉产量492万吨,增长1.0%;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长5.5%。全年生猪出栏52704万头,比上年下降3.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2.5%,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兜底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8.7%。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产0.9%,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供应保持稳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4%、1.6%、9.8%。
03